《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书会小记

《世界文明史》读书会开了一个番外篇,群主张皓维同学分享《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这本书。依稀记得还在上学的时候,读过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那本书,当时的感觉大概是既觉得入木三分,又有些不服不忿。当时认知的匮乏也很难发表出什么有针对性的见解。从内容上看,假设丑陋的中国人是果,那么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大概就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寻找一个因吧。

并没有读过这本厚厚的书,但是本着无知者无畏和不知者不罪的心情,在赴会之前还是思考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 国民性,或许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内民众具有普遍特点的人性的集合。那么关于人性,从古到今一直都是讨论个没完,似乎也没什么绝对的真理。再上升到一个数以亿计的人群的特点,如何来保证结论的说服力呢?
  • 要想论证一个观点,论据是不可少的。既然是演变过程,那么就要从历史上找到中国国民的性格原型。浩瀚典籍,其真伪性本身就争议者颇多,如何去取证从而得到一个时代国人的性格呢?就《史记》而言,王孙公子的记载定是多于平头百姓的,那么这些活跃于史书中的人物真的能代表一个时代的人物性格吗?
  • 自一八四零以来,国家见辱于列强百余年。中国人之自尊与自卑明暗相间,要么崇洋媚外,自我否认到极处;要么以自尊掩盖自卑,妄自尊大到极处;有以中正平和的心态对比中外人性的较前两者而言,可能不占主流。既然有中国人的国民性研究,那外国人是否也有研究本国国民性的著作,他们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哪里呢。

内容

除我之外,参与者有一位新朋友、一个君子之交、三位道旁之客,后来一位旅人。分享者状态爆棚,六小时余才将将结束,颇有指点江山之意。就我而言,内存有限,只能抓到一些感兴趣的点,这里把从群主那里听到的二手内容再理一理,以作留念。

制度变革对国民性的影响

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作者从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来论述,以历代国人对这几方面的追求或者态度,来分析国民性的变化。我记住的分别是尚武、儒家和侠义。由于没有看过原著,只能从自己的理解来顺一顺这里面的逻辑。

首先是尚武精神。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大都传自于周朝,周初大行分封,在此制度之上,以国野体制为主流的武装殖民,逐渐同化周围的异族。北方宗周文化圈儿的诸国,和南方披荆斩棘的楚国在碰撞之中又互相融合。这个时候的华夏民族的尚武精神与拓荒气质是毋庸置疑的。在秦始皇时形成大一统的帝国之后,国家的大体框架和执政追求大抵不变。汉承秦制,且以强闻名,在这个朝代,这片辽阔疆域下的人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知——汉人,而不像先秦一样国各有别,握紧了拳头的汉人最终击败游牧的匈奴,打通了河西走廊,建立起西域都护府,此时国民之尚武亦足称道。而后两晋南北朝,胡汉血脉融合之后的隋唐再次将这片土地上的国度推向高峰,盛唐之际,突厥的可汗禁足于长安,原本是汉时的西域都护诸国直接进入了大唐的版图,这时的尚武精神大概不输于前朝。盛极而衰,五代十国藩镇割据,武人乱政者层出不穷,及至两宋,宋太祖黄袍加身,同样是武人窃国但却终结了这个怪圈。整个宋朝取经于前,重文抑武到了极致,杨无敌如何、狄青如何、岳飞如何,帝国的军人不再是帝国的荣耀,而是面上刺字的贼配军。整个两宋期间被异族逼迫的一退再退,最终亡于蒙元,这一代国策抑武,对国民性的影响可想而知。蒙元短命,不见容于中原文化,被明朝驱逐,从太祖朱元璋到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听起来热血沸腾,但对武人而言除了开国时称雄一时,到定鼎之后地位变大不如前,上层的武人勋贵被屠戮了一批又一批;朱元璋构思的卫所制度,在后来的发展中使军户们苦不堪言。而后明亡于清朝,东北女真入关后,作为异族统治者很难放下胸怀,对民间尚武精神的压制自是应有之事。那么从宏观上看,似乎国民对于武力的推崇,两千余年以降,是逐渐降低的。

第二是儒家。这里指的其实是历代的统治思想,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那是华夏民族思想上最为璀璨的时期。儒家思想在此时诞生与发展,她的内部同样也是各有观点的,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也是求同存异。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其实儒家已经变了味道,成了法家内核的外包装。作为统治者的思想工具经过强汉盛唐,偏偏是到了武力积弱难返的两宋发展到极致,此时的儒生是有大胸襟大抱负的,范仲淹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科举制于此时而言还不算僵化,宋朝武力不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名臣辈出。另一个版本的盛极而衰,即是到了蒙元时期,所谓“九儒十丐”虽然不是很堪考究,但也足以反映出儒生的地位大不如前。而后的明清时代,八股文的出现,再次使儒生陷入困境,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真正能够经世致用的政治家相较于偌大帝国的需要而言恐怕供不应求;明之特务制度、清之告密制度,两朝共有的文字狱同样使得万马齐喑。于是乎,儒生的形象逐渐变成了范进、变成了孔乙己。再次从大方向上梳理过来,作为统治者采用的治国之术一脉的知识分子而言,他们的气质,似乎是变得越来越小家子气了。

最后记住的一个是侠义精神。这里可能不应该单纯的理解为狭隘的侠义,更多的是一种不畏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而不是辨别是非曲直主宰人间正义的大侠。先秦时代,以国士报智伯的豫让、传说有白虹贯日的聂政、仗义每多屠狗辈的高渐离,这些人往往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不顾一切。到了汉朝,类似于郭解之流的地方豪强被大肆打压,作为游离于官府行政机构之外的不稳定因素,被官方打压与降服几乎是必然的。但这也需要一个过程,每逢乱世,这种势力似乎都会凭空而起,到了唐朝,聂隐娘、空空儿的故事依旧为人称道。最后到了明清时代,我们似乎再也找不到类似与先代侠客们那种荡气回肠的故事,即便是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流于官府打手或者是江湖草寇。从时间线上看,似乎社会的口子扎得越来越紧,所谓侠义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弱。

一八四零后的探索

一八四零以后,天朝上国之地位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之下轰然倒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思考着如何挽回国家的地位、维持民族的独立。从天朝体系的崩塌到被迫开眼去看世界,从变器物到变制度,百日维新之后的倒退直到义和拳乱八国联军进北京,末代王朝的统治者不得不再次作出制度上改革的决定,可是为时已晚,革命者与篡权者已登上历史的舞台,民主政治代替帝王专制已是大势所趋。

从国民性的方向来说,清末的精英们认同国民素质上的不足。但在如何改变国民性来适应新的政治局势上,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种起自于梁启超,他认为中国的国民素质过低,还不足以参与民主政治,只有通过一些手段教育民众满足一定的要求之后,才能够真正的行使民主制度。后续的拥跫有代表性的有蒋介石在民国时期推行的新生活运动、毛泽东在建国后施行的文化革命等,时至今日,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依然大有人在。

另一种观点起自于胡适。他认为国民性的改良应当是渐进式的,并非能一蹴而就。他的看法比较温和,着眼于尝试。就民主权利一道而言,就算是不知民主为何物的民众也会在制度上的民主化中逐渐了解自己的民主权利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而本书作者最终认同的观点,即落脚于此。

君以为何如?

我们从周朝开始翻遍了史书,直到清朝。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出,无论从朝廷的体制架构,还是官府的人才选拔制度;无论从思想文化的发展,还是从文艺作品的变化,自秦始皇大一统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在谋求统治的稳定,争取自家的江山社稷能够万万世。一切都是有发展有变化的,但目的大体一致,最终到了清朝是专制统治的集大成者。乾隆说:“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这位得意洋洋的十全老人恐怕所言非虚,历史上有太多的正例和反例来总结经验。满族人作为如履薄冰的异族统治者,积极挖掘了汉人历史中的经验,将专制体制发展到极点,即便是官僚阶层,实质上也是皇帝的奴隶,皇帝之外的任何人最好是一个执行者而不是一个思考者,皇帝不需要他的臣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更谈不上人格尊严。本书的观点在于,我国国民性的变化,跟这种朝廷体制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把这两个事儿关联在一起可以找到一些解释。

从一个思维更加倾向于逻辑性的僵化理科生的头脑来看,国民性的定义和采集总是一件麻烦事。思想尖锐的杂文家总会发表一些抨击社会丑恶的观点,继而讨论者也大都会归咎到所谓中国人的劣根性。当年列强从海上来,屡战屡败几十年后,就有学者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今天来看,当时的国人就有四个亿,如今更是有十四个亿,如此大的数据样本,他们的人性人格,用区区几个词来概括会不会略显笼统。

就本书而言,我认为这不失是解释部分国民性的一个方向。政府对民众的教育与引导,从而潜移默化之下影响国民性格的变化是说得通的。然而这种变化求证于青史,无论是尚武精神、儒家精神还是侠义精神,我们要知道的前提是漫漫青史能留给我们看到的总是沧海遗珠,且史笔如椽却还是人写就的。这些人物性格的变化能不能代表他所在阶层,这些阶层能不能代表所有的当代国民,恐怕也待考证。就好比前面多数是以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变化来论证专制变化带来的影响,最终却以马嘎尔尼访问中国时碰到的厨子、船夫做结论,这让人无法信服。也就是说从笼统的宏观上看,似有牵连,但是不是唯一的原因、国民性之状态如何结语恐怕有待商榷。

关于分享

在这个快餐式的年代中,沉下心来读读书,不大容易;读通透一本书就更难;再把里面的内容加诸自己的观点讲给别人听是难上加难。不管是读书还是讨论,其实都是观点上的碰撞与交流,在不断的打破、建立、修复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加强认知是最重要的。在这次分享中,以一个参与者或者旁观者的身份,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

抽象思维与历史细节之间的冲突

宏观上的观点容易被细节上的认知所击败。比如分享者说先秦是尚武的,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以健壮为美。这个时候我就自然而然的提出“楚王好细腰”的故事来质疑。抽象的观点,想要保证绝对的正确,恐怕是要在前面加上一些前提做基础的,正如物理学上的定理定律前面需要加上“在理想状态下”的条件一样。实际上这类讨论双方不是在一个频道上,以微观对宏观,驴唇不对马嘴,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迅速看破问题的分歧所在,然后适当的搁置争议。

知识的交叉

分享对一本书的解读,总会夹杂着一些分享者的私货,或者是分享者自身知识体系中对书中观点有关系的那部分内容。由于参加过几次皓维同学分享,所以能听到一些熟悉的观点和理论,来论证不同书籍中的不同观点,所谓触类旁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当你看的多了、思考的多了之后,渐渐的就会把知识点连成线、编成网、最后建立起一套知识体系,在不断完善中解读新的观点,这大概是个美妙的过程。

问题的答案

在与会之前,我准备了几个问题;回来之后重新思考,大抵还是有所收获的。这本书大概会解决部分问题。不负责任的讲,问题不一定要通过一场读书会就能得到答案,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和得到答案的方法。有些收获可能会歪楼,但于整个知识体系而言,总是多多益善的。

感谢

最后,还是要感谢分享者张皓维,希望读书会能够坚持下去,不要无疾而终。

感谢您赏个荷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