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常识课(十一) 德沃夏克

安东宁·德沃夏克

安东宁·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语: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生于布拉格(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现属于捷克)附近的内拉霍奇夫斯镇伏尔塔瓦河旁的磨房内,卒于布拉格,是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追随着民族主义者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经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摩拉维亚和他的故乡波希米亚(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现属捷克)的民谣音乐的风格。德沃夏克自己的风格经常被描述为“吸收了民歌的影响并找到有效的方式利用它们,用交响乐的传统最完满的再现了一个民族的特色”。其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交响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舞曲》、歌剧《露莎卡》。他被认为“可能是他那个时代最多面手的作曲家”。

生平

1841年,德沃夏克出生在布拉格附近的小镇。他的父亲经营祖传的客栈和肉店,母亲是一名货物看守的女儿,他是他们的长子。

6岁时上小学,在那里开始接触小提琴;12岁时到兹洛尼斯学习德语,同时在教堂的唱诗班学习钢琴和管风琴;16岁时上了两年的管风琴学校。

1859年,也就是18岁时,开始他在Karl Komzák的乐团里面当中提琴手,在咖啡馆,或是公众场合演奏乐曲集锦,序曲和舞曲。德沃夏克这样过了十一年,其间没有发表作品。

1865年起德沃夏克除在乐队的工作外,还开始在剧院教授钢琴。他的女学生有姐妹俩Josefina和Anna Čermáková。当时德沃夏克爱上了17岁的Josefina,可惜未成眷属,但当时11岁的Anna,却在8年后即1873年11月17日与德沃夏克成婚。

1870年德沃夏克写下第一部歌剧《阿尔弗雷德》,德语剧本,可以看作是一次练笔。第一部为观众所接受的作品是歌剧《国王与烧炭工》。1871年7月他辞去了乐队工作,只为了多点时间作曲。在1871年到1873年,他发表了歌剧,室内乐和为合唱和乐队而写的赞美诗《白色山的遗产》,这些作品得到了热情的赞美与肯定。

1874年开始他开始到私立音乐学校授课,2月他得到了一个管风琴职位,在此位置上他一直工作到1877年。

1884年德沃夏克接受爱乐协会的邀请第一次前往伦敦。这两年内写成的《鬼新娘》。1889年初德沃夏克应俄罗斯皇家音乐协会之邀到访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再一次的伦敦之旅后他回到布拉格,在那里他接受了卡尔斯大学荣誉博士头衔,1890年10月他成为音乐学院教授。

1892年至1895年间,德沃夏克到纽约市的美国国家音乐学院担任院长。次年,德沃夏克从《海华沙之歌》这个描写印第安人的伟大诗篇中找到灵感,再结合自己对印第安人和美国黑人音乐的研究,最终为纽约爱乐乐团写出了很出名的作品:第9交响曲《自自新大陆》。

1895年回国,再次到布拉格音乐学院上任。之后创作了许多交响诗作品。

1904年5月1日,因中风离世。

风格

德沃夏克的音乐是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结合民歌元素写成的。他的主要作品有九首交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第9号“自新大陆”交响曲,以及第8号“英吉利”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无与伦比的清唱剧,如《圣母悼歌》和《安魂曲》,大量室内乐,16首斯拉夫舞曲和歌剧《水仙女》。他的管弦乐作品以民族色彩强烈、音色灿烂多变著称。

德沃夏克的作品有很多,无不呈现出捷克民族音乐特性。史麦塔纳将自己国家的民族面貌和民歌引入捷克音乐创作,如他的歌剧和《我的祖国》。德沃夏克将此传统发扬光大,带到高峰。他赞美当时乃是音乐界主流的华格纳、勃拉姆斯的音乐,但却不为其意识所影响,仍自己走自己的路。

感谢您赏个荷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