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常识课(九) 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德语:Johannes Brahms,德语:[joˈhanəs ˈbʁaː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是浪漫主义中期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

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他被一些评论家将其与巴赫、贝多芬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他对标题音乐与华格纳的乐剧形式不认同,而是走纯粹音乐路线。

生平

勃拉姆斯的父亲是一名乐手,擅长多门乐器,但主要工作是演奏小号和低音提琴;母亲是一个裁缝。1833年,他出生于汉堡,上有一姐、下有一弟。他的父亲是他的音乐启蒙老师,后来又继续学习。年轻的勃拉姆斯在汉堡开过几场公开演奏会,但直到十九岁进行巡演之后才名声大噪。

1853年四月到五月,勃拉姆斯作为匈牙利小提琴家爱德华·拉门伊的钢琴伴奏,一同巡回演出。途中他在汉诺威遇到了同为小提琴家和作曲家的约瑟夫·约阿希姆,在魏玛宫廷又遇到了李斯特。

之后,他拿着约阿希姆的引介信到杜塞尔多夫会见了舒曼,舒曼为当时仅二十岁的勃拉姆斯的才华倾倒,并在当时的《新音乐杂志》(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上写了一篇名为《一条新路》的文章,向公众介绍这位年轻人,并说他“必然会最完美地表达出这个时代”。

勃拉姆斯对舒曼的夫人,长他14岁的女作曲家与钢琴家克拉拉·舒曼产生了感情;这段激烈的情感毕其一生未曾消逝。勃拉姆斯一生未婚,只在1859年与哥廷根一名教授的女儿订了婚又取消。
勃拉姆斯与克拉拉·舒曼的关系大概与贝多芬“永恒的爱人”并列为音乐史上最扑朔迷离的谜团:他们是否互相爱恋不得而知,但从他们毁掉相互间的书信一事,可以推测其中或有难言之隐。

1856年,舒曼去世之后,勃拉姆斯时而在汉堡指挥一个女性合唱团,时而在代特莫尔德指挥乐队、教授学生。1859年,他作为独奏家首演了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862年,他第一次来到维也纳。次年,他被任命为维也纳歌唱学院(Wiener Singakademie)的指挥。尽管1864年勃拉姆斯就辞去了这个职位,并且考虑在别处继续指挥,他还是主要以维也纳为基地,并最终落户于此。

1868年勃拉姆斯大型合唱作品《德意志安魂曲》的首演巩固了作曲家在欧洲音乐界的地位。许多人认为他超越了贝多芬。尽管勃拉姆斯从1860年代初就构思过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这部大作1876年才面世。但在1877到1885年短短的八年间,又有三部交响曲相继诞生。

1889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的代表西奥·旺格曼(Theo Wangemann)来到维也纳,与勃拉姆斯合作录制了一张试验性的LP录音。勃拉姆斯在钢琴上演奏了一小段他的第一首匈牙利舞曲。尽管录音开头的语音简介清晰可辨,音乐本身却被噪音淹没。斯坦福大学曾试图改进过录音质量。这是最早的一张知名作曲家本人的录音。然而对于开头简介的声音是旺格曼还是勃拉姆斯的,还有争议。同年,勃拉姆斯获得“汉堡荣誉市民”的称号。

1890年,57岁的勃拉姆斯打算停止作曲,但并没做到。他的许多杰作都诞生于此时直到他死去的这段时间。

在1897年4月3日因罹患癌症逝世,享年64岁。勃拉姆斯葬在维也纳中央公墓。

影响

勃拉姆斯创作许多钢琴曲、室内乐、交响乐及合唱曲。勃拉姆斯本身是炫技钢琴家,首演过许多自己的作品。勃拉姆斯也和当时不少杰出的音乐家一起合作,包括钢琴演奏家克拉拉·舒曼以及小提琴演奏家约瑟夫·约阿希姆。勃拉姆斯的很多作品已成为现代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之一。勃拉姆斯是不妥协的完美主义者,曾毁掉他的部分作品.也有一些未发表的作品。

轶事

  • 勃拉姆斯还有很多传世经典,诸如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作曲家。其他三大作曲家:贝多芬、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
  • 勃拉姆斯的崛起,音乐家舒曼提携甚多。舒曼发疯后,他仍持续关心与照顾舒曼遗孀克拉拉。
  • 勃拉姆斯与柴可夫斯基曾经见过一面,德意志遇到纤细的斯拉夫人,两人相见两厌。勃拉姆斯甚至讨厌他甚于外传对手瓦格纳。
  • 匈牙利舞曲,曾经被告侵权,但是最后胜诉;德弗札克后也创作类似的斯拉夫舞曲。
  • 勃拉姆斯表面严肃,实际上幽默。身高不高,虽然穿梭在上流社会,却因为自己出身低微,对上流社会女性有种自卑感。早年相片十分俊美,金发碧眼,晚年则留起大胡子,似自暴自弃。财务状况良好,不似音乐家莫札特、贝多芬或舒伯特拮据。
感谢您赏个荷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