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常识课(八) 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语: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生平

1797年1月31日,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希田塔尔。他的父亲是一个知名的教师,同时也是个业余音乐家;他的母亲婚前是个女仆。连他在内共有15名兄弟姊妹,不过这15人当中,有10名在出生后不久就病死。

五岁开始随父亲学习,六岁进入学校,那时开始音乐启蒙。

1808年8月,由于在皇家教堂童声合唱团里唱歌,他进而进入皇家神学寄宿学校。在那里舒伯特开始接触了莫札特的序曲和交响曲。同时,他的天赋引起了当时顶级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的注意,萨列里决定教授他作曲和音乐理论。

在1813年底他离开了寄宿学校,同时为了避免服役便去了他父亲的学校作为底班的教师。之后两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到1820年,他辞去了一切工作,安心创作,生计完全靠朋友接济。舒伯特的另一个外号是“小蘑菇”。因为他只有157公分,又是个小胖子。

1820年标志着舒伯特风格走向成熟,但从那些出版社里得到的报酬是那样的可怜和微乎其微。

1823年1月被感染斑疹伤寒症,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当年秋天舒伯特入院治疗,有所好转,但次年年初他精神也受到重创,在一封信中他写到:“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怜的人”。同年,完成了第一个为威廉·米勒的诗歌创作的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女”(Die schöne Müllerin, D. 795), 这部作品以及后来的“冬季之旅”(Winterreise,D. 911) , 广泛地认为是舒伯特歌曲作品的巅峰之作。

1825年他的事业终于有了转折。作品源源不断地出版,经济上的压力有所缓和。

在1828年春天他第一次也是一生仅有的一次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好评如潮。

自从1822年起,舒伯特就在和梅毒作斗争。尽管有人提出其他的病因,最终的病症很可能是伤寒症;他晚期的病状与汞中毒的病状相似,而汞恰巧是19世纪早期用来治疗梅毒的药物;无论如何,没有足够的证据来作出确定的诊断。他于1828年11月19日死于维也纳,哥哥费迪南德的公寓里,卒年31岁。根据他的要求,死后安葬在其崇拜了一生的偶像贝多芬的墓边。 1888年,舒伯特以及贝多芬的坟墓迁到了维也纳中央公墓,与小约翰·施特劳斯以及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墓为邻。

影响

他与贝多芬称为德语国家音乐界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他不但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并在其基础上开创了歌曲音乐的先河,从而奠定了他浪漫主义音乐鼻祖的地位,并为后来的作曲家如门德尔松和舒曼,以及再后来的雨果·沃尔夫和斯克里亚宾所发扬光大。在十九世纪他以艺术歌曲的创始人闻名于世,而在二十世纪他在器乐的贡献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可惜在歌剧上的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歌词的晦涩难懂和乏味,从而使作品的水准大打折扣。

感谢您赏个荷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