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常识课(七) 德彪西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阿希尔-克洛德·德布西(法语: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作曲家。德布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和《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组曲《贝加马斯克组曲》、《意象集》、《版画集》等;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生平

德彪西出生在普通人家,原本祖上是世代为农,后来迁到巴黎做一些小生意。他是家中长子,在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居家搬到戛纳的姑姐家,这时开始钢琴启蒙。

九岁的德彪西受过肖邦的一位学生的照拂,勉强可以算是肖邦的徒孙。十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哪里学习了十二年,他的所有音乐老师几乎都是当时的知名音乐家。

1880年,德彪西到俄国担任了柴科夫斯基的至交——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师。这个机会使他受益匪浅。他由此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音乐大师的作品。然而并没有证据表明他收到了柴氏的影响。

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荡儿》(《L’Enfant prodigue》)荣获罗马大奖。自此周游欧洲列国。

1890年以后,德彪西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他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沙龙。这时,他的音乐已开始带有“印象主义”色彩,并逐渐发展成为他最后总的艺术风格。

1918年3月25日,德布西因直肠癌于巴黎逝世,享年55岁。

影响

德布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已降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

感谢您赏个荷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