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史话
如果不提及一八四零年以后的那些窝心事儿的话,这个世界历史上能跟中国等量齐观的国家并不多,然而罗马帝国却绝对是其中之一,毕竟在极盛时人家是把地中海当自家的泳池的。在华夏人眼中,又大又美的东西总是更容易引来注视和共鸣的。从凯撒,到屋大维,再到君士坦丁大帝,由于《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最后到君士坦丁十一世——帕莱奥古斯的时候,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穆罕默德二世攻破,国灭。理论上罗马帝国存在了近一千五百年,虽然人家的皇帝继承方式在东方人看来有点奇怪,但这并不影响罗马在欧洲历史上的赫赫地位。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讲的是罗马帝国最后的灭国之战,作者斯蒂文·朗西曼爵士、译者马千老师,是个很经典、权威的版本。全书正文十三章,条理清晰的讲述了整个战役的“前因后果”。对于罗马帝国的终结点而言,本书是不可错过的了解途径。
君士坦丁堡的时间轴
君士坦丁堡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始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百余年,那一会儿中国大概也只是东周初年,齐桓秦穆诸公称霸天下的时节。最开始是个不受重视的被叫做“拜占庭”的希腊城邦,以当时的生产能力与交通情况而言,后世看起来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当时也是个不起眼儿的因素。直到君士坦丁大帝登位,罗马堪称中兴的时候,才迁都于此,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估计也是西方局势糜烂的缘故。让人感兴趣的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也就是1453的两百五十年以前,原本准备攻击穆斯林的“虔诚”基督骑士,转道攻向了同属基督旗帜下的君士坦丁堡——尽管教派不同——在后世看来,这也是基督世界的一个莫大讽刺。帝国十个月之内逃跑了三任皇帝,被攻破两次;并且在最终的1453,穆罕默德二世采取的策略也是取材于这次被攻陷的经历,只能说这个嘲讽玩的有点大,在那之后这里基本上只能叫“伊斯坦布尔”了。
大局中的必然和偶然
帝国迟暮啊,这句话总是让我想起神思者的故宫三部曲之迟暮的旋律。整个就是一个乱摊子,昔日的荣耀已经成为今日的包袱,别说拿地中海当内海这种梦话,帝国的领土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周围一些小城镇和一些岛屿,大局中完全被土耳其阵营包围;身后的基督兄弟国家也没一个靠得住的,教派的区别感觉跟后世的党争差不多,为了反对而反对,执拗的不成样子,“唇亡齿寒”这种事在当面仍然有人忧心有人窃喜。要知道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之所以能够让基督徒向一座基督城市挥出长矛,背后就有打击异端教义两会合并的思路在里面推波助澜。可笑的是,这次汹汹而来的是信真主的大胡子,基督国家中还依然是踟蹰观望者有之,有心无力者有之,忙于内战者有之,鞭长莫及者有之,甚至助纣为虐者也有之,反正是一盘散沙。漫长的中世纪之中,教权和皇权各种相爱相杀的戏码不断上演,风云激荡下的君士坦丁堡面对的情形也不过是自然而然的产物罢了。
国际形势糜烂如斯,国内同样是不堪入目。领土都已经缩到首都了,能好到哪儿去呢,经过黑死病和各种内战外战的打击之后,战前这座城市中不过有十万人口,至于军队——
君士坦丁皇帝秘密安排其国务秘书弗朗茨详细调查全城可作战的男丁数量。调查结果显示,全城能参战的男性希腊居民只有4983人(包括修士),外国人则有2000左右。
这座拥有14英里城墙的伟大城市,此刻用来对抗苏丹超过十万大军(其中8万正规军)的兵力,仅仅不足7000人。
军队成分驳杂,“可参战”的男丁之中包含多少职业军人是个未知数,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客军。敌人有十倍之众,对方的皇帝大权在握,内部矛盾相比之下缓和得多,可以依恃的城墙虽然高耸巍峨,然而土方已经拥有那个年代的超级大炮。最后只剩下海战方面的优势,然而舰队的数量相比之下十分有限。如此恶劣的局势大概只有开了上帝视角和无数外挂的穿越众才能在小说里拯救了。
无论是贝拉克奈城墙的科克波塔门没有落锁,还是吉斯提尼亚尼的负伤后撤,这些貌似偶然发生的战斗细节实际上对最终的结果影响不大,虽然战争是一个充满变化的领域,但是国情如此,要知道前些年已经躲过了1422,这一次就算躲过了1453,还会有1462或者1473,拜占庭的覆亡是几无幸免的。
末代皇帝
与两百五十年前的三任祖辈皇帝不同,末代君士坦丁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虽然有不同版本的结局的说法,但是人们还是倾向于认为他最后纵马迎敌,没于战阵。这倒是和大明的皇帝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君王守国门,天子死社稷。尽管不同的收尾版本让他有点像建文帝,实际上从全局角度讲他更像是崇祯帝。从另一个角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匹夫”的激励,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因果关系,一个国家的倾覆,把责任全都推在皇帝的爱妃身上显然不合适;推在皇帝一个人的身上,仔细想想也会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无论是大明末年还是1453,皇帝的智慧与权势都无法挽救当时的危局,或许一心赴死除了守护皇族的荣耀以外,也有对徐图复起的绝望吧。后人也只能站在经人粉饰的上帝视角来分析一些或有或无的情形与心情吧。
所谓史诗般的战斗
1453年5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代表着拜占庭千年帝国的落幕,新兴伊斯兰强权的崛起,更为欧洲、近东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变化,甚至一度被作为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在长达7周的战役中,双方不论民族、信仰,均表 现出惊人的英雄气节与坚韧,荡气回肠,令人动容。 ——《百度百科》
站在一个“好大喜功”的中国人的角度,每次看完外国人描述的所谓史诗般的战役之类的东西之后都有点兴味索然——总有一种“又被洋鬼子骗了”的感觉。史诗嘛,那就应该是百万大军旌旗招展、帝王将相各施奇谋的画面,然而查了字典之后我才知道: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1453》没有那么多充满幻想的细节,更多的是翔实的根据多种史料记载的考证。“双方不论民族、信仰,均表 现出惊人的英雄气节与坚韧,荡气回肠,令人动容”这种高考作文卷似的场面话不太容易从这本书中总结出来,教派的倾轧、种族间的团结与防备、大背景下个人理想的实现,帝国的凋零与伊斯兰的盛起,或者惋惜罗马帝国的荣耀、或者沉思罗马为何没有像中国一样形成庞大的汉民族认同、或者分析伊斯兰隔绝中西与大航海时代风气形成的关系、或者探讨宗教与皇权对欧洲现代世界的影响。虽然感性和理性都是收获,但我还是认为本书中逻辑方面的东西更多一些,总之——是一本值得收藏在书架上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