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静极思动,哦不,是嬉极思勤,想抓几本书看看,于是这本《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就来到了我的案头。从目录导图上看这是一本讲产品营销的书,时至今日软件开发人员如果只是单纯的关注写代码那就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代码实现只是产品的一部分,所以了解产品的方方面面都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提高你针对策划人员的防忽悠能力(总之我不想承认下单之前根本没看清楚的事儿)。书看起来皮尔薄馅儿大,实际上只有两百多页,我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走了一遍——很久没有碰到想一口气读完的书了,里面主要讲互联网背景下产品设计、营销的方法,我觉得整体上是一种方法论的总结,与我这几年浅薄的开发经验和当下各路带有互联网属性产品的走势结合在一起思考,裨益良多。
合上一本书之后,我会回忆一下我能记住那些点,由于本人记忆力比较普通所以能够留下的都是印象深刻的。围绕这些点来记录一下读后感还是有必要的,至于其他的就只能期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
其一,消费类型的演变,功能->品牌->体验->参与。依稀记得刚刚入职时公司高层给我们这些新兵蛋子上的品牌课;唔,后来苹果横扫市场,之后策划和交互什么的都个儿顶个儿的研究开了用户体验;再后来就是当下了,各种互联网转型的课程和老师也是纷至沓来。所谓参与式,就是有那么一群忠诚度极高的粉丝用户,他们在产品的迭代开发中起到了传统开发中策划和测试员的作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这些用户的反馈会即时快速的返回到开发团队当中,前面的时代不具备这样的硬件优势,现在却是顺理成章。作为一名工程师,我体会过产品下单之后的那种喜悦,如果是一个用户,看到自己上个礼拜反馈的问题或建议,本周的产品就有了这个功能并且还有成千上万的其他人在使用,那他会是个什么样的心情呢(当然如果能够发微博炫一下就更好了)?并且,小米要求整个团队都先是自己产品的粉丝,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想起了《rework》里面一句让我十分印象深刻的话“挠自己的痒痒”——产品开发中最难的部分,我认为是需求的收集与分析,这一步做不好,后面再如何如何也是白搭。而这样一种方式,团队与一部分用户,都在反馈着产品的不足,在迭代开发的模式下就能够顺藤摸瓜一样抓住真正的需求,走对方向,因为你能够准确的知道自己哪里痒,不是么?让用户参与进来,应该是个不错的玩法!
其二,品牌的传播方式,忠诚度->美誉度->知名度。与传统的品牌构建顺序相反,小米先寻找核心的粉丝用户,通过口口相传逐步建立品牌。在这个年代,口口相传的速度也许只在几分钟之内,你只需要点一个“分享”按钮就可以了。实际上,还是通过好的产品加上给用户参与产品迭代的权利,建立起一部分核心用户群,到达一定规模之后再经营品牌的知名度。根基牢固之后,开枝散叶自然就没有后顾之忧。大多数时候人们会无视电视剧开播前重复几遍的垃圾广告,但他们会选择朋友圈里的分享与推荐,就是这样。
其三,互联网营销的途径,微博、微信、qq空间、论坛等。各有案例,记之不请,但是能够看出来的是,小米对每个营销途径的特点、相应用户群体的特点都弄得一清二楚,当然,在产品设计篇幅中也体现出他们对手机用户的研究与把握都是相当到位的。什么样的平台上盘踞着什么样的用户,适合做什么样的营销活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以我有限的记忆力也整理不出能成点的东西了,剩下一些散碎的东西就不记了。我一直认为写软件也好、做产品也好,有“道术”之分。简单说,道是思想,术是手段。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面向对象”是“道”,那么Java、c++就是术。这本书我认为主要是传术,但术是以道为依据的。可以试着反向总结一下——要适应变化,互联网是一个平台,那做产品要依赖这个平台就要研究这个平台的特点,研究它带来的变化——信息传递的变化、信息载体的变化、用户群体的变化等等,抓住变化的规律,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喔,说了半天似乎往跟没说一样的方向发展了,谈玄论道就此打住吧。实际上我想说的是,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平台,当然目前电子化设备都向网络化发展这个不需要争议的事实,不同的产品也面向着不同的用户。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作为开发《圣经》来对待,就算是《圣经》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不是么?关键还是要知其所以然,然后因地制宜,做出改变。
最后谈几个有意思的事,全文的排版有点“简书”风格,段首不空两字,段间有空行……呃,看起来挺舒服;书中多次提到“情怀”二字,有意思;作者是做设计出身,插图很赞;书中提到的一些书籍,记下来有空拜读下:《消费者王朝》——普拉哈拉德、《长尾理论》——克里斯安德森、《无印良品》、《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唔,另外再开个脑洞,这本书的出版,算不算小米的一个营销手段呢?就这样吧。